又忙又累,身体如何吃得消?学教练式,老板解放,业绩暴涨!
101期教练式管理

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管理:式管理

NLP专业教练 人生旅途上,也是一场一场的竞赛,如果像运动员一样,也有一位教练陪...

首页   >   betway88体育个案  >    内容

当“简单人”遇到了“复杂人”

作者:姬雪松|文章出处:网络|更新时间:2010-01-17

  在生活中,有人倾向把问题简单化,做事时他们常常举重若轻,说干就干,但因为害怕麻烦,他们也比较容易妥协,有自欺欺人之嫌;而有的人呢,似乎总是举轻若重,倾向把问题复杂化,什么事都要考虑得周周到到,但似乎原则性过强,弹性不足。

  简单人和复杂人的矛盾生活

  家里的地板被装修工人砸了,老公在电话里气急败坏:“地板被砸了一个洞。”等我急急忙忙回去看了,觉得那不过就是一个小坑,把沙发挪个位置挡住就可以了。而他已经联系了装地板的工程队,为了换那一小块,打算把小半个屋子的地板拆了重装。

  这就是一个“简单人”和一个“复杂人”处理问题的不同:前者倾向把问题简单化,怕麻烦,容易妥协,有自欺欺人之嫌;后者倾向把问题复杂化,原则性过强,弹性不足。

  此类事情在我家时有发生。

  外出旅行,确定目的地之后,我认为剩下的就是背着包走人,一切都可以“到时候再说”。旅行最吸引人之处不就是不可预知吗?老公要忙的事就多了,查资料、定路线、上网咨询去过的人、预定住处,对各种可能性做出预测和预案……

  家里的光盘放在上下层的柜子里,按老公的分类法,这一层是我俩都看过的,那一层是他看过我没看的,再一层是买来尚未看过的,里面又分为要和我一起看的,和我没兴趣他要自己一个人看的……复杂得像是国家档案馆,即便某层已经塞得满满登登,另一层空空荡荡,也绝不平均用地。

  无论是电脑硬盘还是书柜里,总是被老公塞满各种以备“不时之需”的资料。诸如3年前下载的报纸,5年前出版的电脑杂志之类。而在我看来,那些两年之内用不到的东西,这一辈子我都不再需要。

  在“简单人”眼里,“复杂人”的一个显着特点,就是喜欢高标准严要求自己,他们更勤奋,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到最好。学校里,老公永远是拿全优奖学金的学生,再没有意思的功课也会尽力考到最好,他认为那是挑战自己的一种方式。而我则不同,如果让我在花八分力气考80分和花十分力气考99分之间选择,我选的一定是80分。

  有时候,这种过分了的“高标准”就像是故意和自己为难。一部电影看了开头,即使觉得不好看,也一定要坚持看完;遇事总是往最坏处想,虽然多数时候都属多虑;计划性强,如果事情发展与自己期望的不同,就会感到焦虑。

  要说明的是,“简单人”和“复杂人”只是我临时找来的两个并不科学严密的标签,这种归类方法没有任何科学的理论支持,完全依据个人感受。我也无法确切定义这两个概念,只能试着列几个简单的问题:当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时,你的反应会是“真糟糕,计划都被打乱了”还是“没什么关系,车到山前必有路”?你有完美主义倾向事事对自己严格要求,还是大而化之随遇而安?你做事大都有严密的计划,还是常常开始兴起而最终是无疾而终?你是不是Google这一类搜索引擎的疯狂爱好者?

  老公是个靠翻译写作为生的人,他所看的资料数与写出的稿子字数,比例大概在10比1至20比1之间,我常常觉得他有一种穷尽所有资料的强迫症表现。Google这种工具的出现,对他来说,真的不知道是幸事还是灾难。但另一面,所有编辑都喜欢他的稿子,因为内容绝对翔实丰富。

  顺序和计划对“复杂人”非常重要。看杂志,他一定是从第一页读起按顺序到最后一篇文章,而我则是从自己最有兴趣的看起,而且,我看侦探小说会先看了结尾再回过头来看过程,这在他是绝对不能想象的事情。

  讲求计划的好处是做事有始有终,从不半途而废。而“简单人”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没有计划,所以最容易放弃,过于随心所欲,怕操心怕麻烦,缺乏耐性不能坚持。

  一般说来,“复杂人”不太适合做领导。他们喜欢事事亲为,不能很好地放权,容易纠缠于细节,决断力不足。

  对于我们这种差别,老公有点愤愤不平:“是我的‘复杂’纵容了你的‘简单’。”

  的确。“简单人”的兴起而至并不是总能完美地兴尽而返。一次假日,我临时决定要去张家界,当天买票第二天俩人就上了火车,结果到了当地,游人爆满,吃住行全是问题,狼狈不堪。

 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,我的“简单”也淡化了他因“复杂”而引起的焦虑。他开始渐渐地从积极的方面考虑问题,更信任别人,不再事事较真。

  当然,在他完美主义倾向的逼迫下,我也多少改了一些马虎的毛病,意识到卖弄小聪明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,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没有一点计划性反而可能多花冤枉力气。

  在冲突中建立规则宽容忍让,在矛盾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,这大概不仅是“简单人”和“复杂人”的生活之道,也是所有婚姻关系、人际关系的相处法则。

  不过,看在他是按照“复杂人”的完美主义原则选择了我,我不妨多让他一点——你看,一不小心,又犯了“简单人”的另一个毛病,阿Q精神自我满足。

  羡慕那个优哉游哉的同事

  我总是不可遏制地羡慕我那个同事,不管什么样的工作,到她手上仿佛都能轻轻松松完成,而对我来说,却像一座大山等着我去开掘。

  我们从事的都是文秘工作。在这个庞大的机构中,每天都要编纂无穷无尽的文件、总结、汇编、发言。我们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是一样的,客观地说,工作能力也相差无几,相信各位领导对我和对她的总体业绩评价都差不多。

  可我就是羡慕她的工作态度!不管她接了个多么烦人的活儿——当然,她也会抱怨“不好干”、“太累”等等,但她接下来就会一板一眼,按部就班地进行,尽管我知道她也不耐烦,但总让人感觉如此心平气和——经过多年的观察,我已经确信她把这种烦恼都化解在实际操作中了,她一定会把该干的都干了,但决不给自己找麻烦。

  比如说,写这份文件最少需要找3个人,没错,她肯定会找到这重要的3个人,也许为了更确切一点,再找第4个人验证一下,绝对OK。她不会想方设法旁征博引,搜肠刮肚地引经据典。对于文字的要求,当然,这一点我们都是基本过关的,因此总体水平比较接近。

  因为工作方法轻松,不跟自己为难,所以她总是压力不大。她面前没有浩如烟海的资料,只有一些条分缕析的“扼要”,写作工程也变得简单。一篇几万字的文章,她会按计划每天完成一些,任务均摊,最后不慌不忙地在规定时间内上交。

  而我则完全不是这种状态。每当接下一个命题,我都会马上在脑海中设想它的最佳效果,或者是与此最为接近的一种出色表述,然后开始向着这一目标迈进。因为期待理想状态,可想而知要为此付出多么大的努力。如果需要找3个人,我一定会找6个人验证资料的准确性,如果显然已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问题,那我一定不会满足,会加倍寻找更多的故事使其更翔实……

  因此,我的工作量往往是翻番的。当然,由于总字数有限,我必须要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整理、提炼、加工、完善,最终我拿出的东西一定特别禁得住考验,论据也十分典型——可是,天哪,除了严谨的统计图表、学术论文,谁会真的去和那些日新月异的文字材料较真呢!所以我虽然花费了很多力气,也无非得到了差不多的效果。

  最让人心烦的,是每次制订的高标准和复杂流程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压力。还没开始呢,眼前仿佛就竖起了一座山,然后越挖土越多,以至于遮蔽了视线,几乎无法前行。而且总是会在不断“探索”中发现新的问题,又需要寻找新的答案……

  直接导致的后果是,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形,我心中像压了一块大石,既感到无从下手,又有畏惧betway88体育。于是就日复一日地拖延,即便开始动笔了,也是举步维艰,能不做就不做,生生把最初涌动的一点儿热情给耗没了。往往是直到交活儿的前一天,我才筋疲力尽地赶完……其实这时已经完全不在乎做成什么样了,付出的努力过了头,就没有丝毫的成就感。

  你说,我怎能不羡慕这个同事优哉游哉的状态?反观自己,为什么会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?说来说去,这种做事方式跟自己上学时的情况很相像。每次面对一次考试、一个学习中的难点,我总是加倍复习、刻苦钻研,充分发扬“愚公移山”的精神,直到这个问题被攻破。

  不能不紧张啊!因为每到这种时候,耳边总是充斥父母焦虑不安的叮咛和告诫:“学习就是艰苦的劳动,咱们要‘笨鸟先飞’……”

  直到后来,我已经很大了,从各种评价中我仿佛突然意识到:我并不笨啊!很多人都说我聪明颖悟,而且,我值得自豪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  那凭什么让我头脑中充满了自己“笨”的概念?按照父母的标准,我的智商“不理想”,又遵从他们的标准,我得实现他们认定的“目标”,因此怎能不“挖山”?在“挖山”的过程中体会他们所描述的“巨大差距”,我又怎能不焦虑?

  我确实是够笨的,一直在用别人的要求实践自己的道路,并将别人的标准内化。父母那一代人,有他们特定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,他们影响了我的青少年时期,但有些观念,不能再让它们继续影响我一生。

  后来我换了份工作,性质也有所变化,也许是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好运,也许是改变心境的努力颇有成效,我体会到了比过去轻松得多的成就感。

  【专家点评】

  追求完美导致复杂 宽容互补创造和谐

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科医生 姬雪松

  从黄淡思文中,可以肯定这样一点:这是一对幸福的夫妻,他们取长补短,携手相行。

  从刘乐文中,也可以感受到这样一点:她做事踏实认真、善于内省,但容易焦虑。

  “知夫莫过妻”,妻子的描写是一篇完美的描述性人格评估报告。在妻子笔下,丈夫被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。有这等的详至观察和细腻描述,应该说妻子绝不是一个“简单”人。不过,丈夫则显得有些“复杂”。

  在刘乐笔下,她和同事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。同事处理工作有条不紊,而刘乐却往往容易焦虑紧张,相信她在处理其他生活事件中也会表现相应特征。

  如果从专业角度看,“丈夫”和刘乐似乎具有“强迫性人格”的某些特点。当然,“强迫性人格”不是强迫性人格障碍,也不是强迫症。

  这种人格特点在生活中的共同表现,一言以蔽之就是:追求完美、寻求完备。它是怎么形成的呢?

  首先是遗传。但是人类的基因究竟能为个体的行为特征承担几分责任,目前遗传学家和脑科学家们还远远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。

  第二就是后天的环境,尤其是个体幼年时期的人际环境。

  其实,不仅这种人格特征,任何人格特征的形成都受制于上述两个因素。先天因素是“胎里带”,并且现代科学还远远不能完美解释。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后天因素是如何塑造了这种特点。

  人从生下来就在寻找安全感。对于婴儿来说,母亲的乳汁是驱散饥饿的源泉,温暖的怀抱是避免危险的港湾。然而,谁也不能避免饥饿和寒冷,从第一次感到饥饿后的啼哭开始,孩子开始体验挫折。挫折是“需要”和“被满足”之间的失之交臂,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无法避免的。

  挫折是个体成长中的一把双刃剑,如果孩子的绝大部分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,那么在他的内心深处便会形成基本的安全感。在基本安全感的基础上,挫折能使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范围,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并且逐渐学会应付它。然而,如果因为各种不同原因,孩子的大部分需要都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满足,那么基本安全感就无法形成,取而代之的就是恐惧感。

  在恐惧感的基础上,挫折无异于雪上加霜,它会使孩子陷于更大的恐惧和焦虑之中。应该说,每个人都混杂着安全与恐惧,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含着幼年形成的冲突与挫折,甚至人的一生都在不停顿地应对这些冲突与挫折。

  在“复杂”的丈夫身上,我们可以清楚看到,对完美的追求构成了他生活的基调。他需要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,尽可能排除一切不确定因素,这是他抵抗内在恐惧和冲突的防御方式,防御本身是保护性的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经历不同,其防御方式也因而不同。防御方式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。

  “丈夫”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因素(例如早年父母的教养方式刻板、严格并且本人天资聪慧)的塑形,他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,需要用完美和控制来维持内在秩序,以抵御内心冲突,这个过程是复杂的。尽管这样做可能给他带来一些小麻烦,但是,他的幸福生活和成功事业也同样来源于这种方式,显然他是健康的,同时,这种健康也显示了他的防御是活跃和有效的。

  在“复杂”的刘乐身上,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后天因素的作用,她的父母用“笨”来制造不安全感,相信父母还会经常指出“笨”的“危害”,会带来哪些“可怕”的后果,并坚信“用功”是唯一方式,这种刻板的思维模式制造了刘乐的“复杂”,也更为显着地制造了刘乐的不安全感。

  如果有必要,具有强迫性人格特征的人,通过betway88体育医生的帮助可以缓解恐惧和焦虑。他们比较典型的困惑是:充满了不和谐的内心体验,处于强迫和渴望摆脱强迫的冲突之中,并为此消耗大量的betway88体育能量,社会功能和betway88体育功能受损。当然,“复杂丈夫”和刘乐并没有到达这个程度,他们的“强迫”还是使自己的生活更富于理性和建设性的秩序。

  和“复杂”相比,那些“简单”的人不具备科学的意义。从以上描述与评价中,可以推想“妻子”和“同事”的人格特点是更为随和、宽容,而不是简单。“简单”与“复杂”更造就了互补的和谐。如果我们一味追求一致,难容“异己”,那倒是真有“强迫”的味道了。

  “在冲突中建立规则宽容忍让,在矛盾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”。这是“简单人”和“复杂人”的共处之道,找出自己生活过于复杂的根源,学会化繁为简,才能收获轻松的人生。


标签: